在訾导买GR III之前,我是根本不认识理光这个牌子的。即使在他买了之后,我也没有很大兴趣。当时在工作室开箱的时候,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种fancy礼盒不就是卖给人傻钱多的,后来訾导给我拍的照片也印证了这一想法——更低的宽容度、更慢的对焦、更差的续航,那些色彩风格也就是套了个滤镜,花六千多买这个真不知道买了个啥。

后来在大理的时候,借了GR III玩了几天,慢慢有点喜欢上了。我在大理的典型生活方式就是每天花半天时间在洱海边,散步或骑车。那时候我一共就一个包一个箱子的行李,换房子搬家直接提着箱子就走。在这种情况下,理光GR III就成了最方便的相机——骑车散步的时候,直接挂脖子上;不用的时候,直接揣兜里。像个手机一样很方便地就可以放进口袋里,任何时间任何场景带它出去都不会有负担。它就是一台卡片机,一台真正意义上“消费级”“家用”的相机。

不知道为什么,现在国内市场都在卷专业化,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是这样。像是大家开始买冲锋衣,买四季帐,但这些真的有这么必要吗?海拔5000以下的绝大多数场景,日常的运动休闲服真的也都够用了。想起小时候去爬山,妈妈只是让我“穿上运动鞋,不要穿凉鞋”,那时只有一个运动鞋的定义,也就是除了皮鞋、凉鞋这些,运动品牌出的鞋都叫运动鞋,拿来爬山都绰绰有余。浙江的山,也不乏有一些险峻的路段,但没有ACG,没有Gore-Tex,没有户外大底,好像也都能爬下来。确实,这些专业的装备可以做到让爬山的过程尽可能舒适,像在城市里走路一样,不会受到风雨的侵蚀,脚底也不会打滑,但如果爬个山跟在城市里爬楼梯一样的话,我又何必要来爬山呢?

现在的人好多fancy病,一点苦都吃不了,又非想要往人迹罕至的户外跑,好像是在宣誓,你看,我很厉害,大自然根本影响不了我。

何必呢。

相机也是一样,大家都在卷动态范围,卷高感,卷镜头素质,确实这些都能带来更好的画质,但也带来了更大的体积、重量。我一直对体积重量特别敏感,带在身上的设备我一直都要用尽可能小、无感的。我会选择iPhone SE、12mini、带太阳能的卡西欧、不用线的充电宝;而在另一方面,电脑我要用15英寸的,iPad要用12.9英寸的,这些放在家里的固定设备,我要最大化它的体验。到具体场景里,其实道理很简单——我用索尼出去一趟拍一百张照片,可能有二十张是不错的;但我用理光拍照,可能出片率只有10%,但是禁不住我能拍上千张照片,我的任何一个心情,任何一个发现,只需要把它从兜里掏出来,轻轻按一下快门键,就留了下来。

另一个理光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色彩。它不是特别还原,这我本来觉得只是单纯的一个滤镜,后来才感受到色彩科学的迷人之处,这个颜色吧,它也不是偏色,也不是不准,它就是有这么个味儿在,就是后期怎么调也调不出来这种感觉。它就是一副有色眼镜,同样的场景,在不同的心情下去看,会有不一样的感觉,理光给我的感受就是这样,它能反应出我当下的心情,让拍照不单单是记录,而是会给我一些惊喜,会让这每一张照片融入我的感受,这很神奇,像是记录下了另一个维度的东西。

疫情之后,这些带有小众特色的相机都开始涨价。理光从当时的四千涨到五六千,当时怂恿大头买的富士X100V九千左右,现在已经一万二三,大家用脚投票的结果,这种更本真的生活方式开始逐渐浮出,虽然买亏了,但也是好事。

訾导的GR III前段时间弄丢了,很遗憾,如果我当初把它买下来,它和我的命运是不是都会不太一样。我买了和他一样的版本,GRowIng,绿色,李现大理《去有风的地方》同款,重获新生,持续生长。


就在发布这篇文章之前,我拿着相机在小区里逛了一圈。理光拿在手上就有一种很神奇的魔力,我会开始去寻找有趣的东西,开始把目光放在以前从未注意过的东西上。当下,按下那个快门的瞬间带给我极大的快乐和满足,即使事后导出来照片不尽人意。希望它能保持带给我的这种感觉,也希望我能保持培养日常拍摄的习惯。期待理光持续地改变我的生活,和我博客的风格。
R0012165
R0012169
R0012180
R0012188
R0012194
R0012196
R0012198
R00122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