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洋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。在我不同的人生阶段,我见过很多的海,他们让人宁静,快乐,他们带来浪漫 永恒与无常。而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之下,存在着另一个世界,一个几乎没有人类的世界。而我,有幸成为了那为数不多和他们对话的人类。

PADI是国际上比较知名的潜水机构,他们的非专业潜水最大深度是40m,我考了Open Water Diver证书,被允许下到18m的深度,随后又考了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,最大深度扩展到了30米。在这个深度下,我得以去一些更隐秘的沙地,或是在海底悬崖的峭壁上寻找原住民的足迹。

薄荷岛海底的生物密度远比我想象得要高。在这里随便游两下就能撞到一群热带鱼,围着珊瑚礁觅食,你一过去,他们就会躲进珊瑚礁里。大部分的鱼类是不怕人的,但你冲过去的时候,还是会主动给你让道。有一些少见的生物,是我们潜水员寻找的重点:海龟、龙虾、海兔、狮子鱼、石头鱼,等等等等,基本上每次下水都能看到几种,也是每次潜水的精华所在。

但还有一些更著名的潜点,有着更震撼的场景。比如我在napaling见到了沙丁鱼风暴,在balicasag见到了杰克风暴,一大群杰克像台风一样在海里席卷,像一面墙向我冲来。我沿着鱼群切线方向和他们并行,融入到了鱼群之中,和杰克大眼瞪小眼,那种压迫感丝毫不亚于任何一座雪山

在薄荷岛生活了一周,潜了十六次水,算下来在水下呆的时间有大约七个小时。七个小时,我和这群可爱的生物生活在一起。

每次下水 都像是走进了一个古村落,海龟在村口抽烟,热带小鱼们在河边洗衣做饭,尼莫是害羞的小孩,只会躲在柱子后面偷偷地看你。我很开心每次能够以这样一种友好的方式拜访这些村落。保护海洋是所有潜水员的必修课之一,偶然有身体控制不好踢到珊瑚礁,我们都会在内心里自责很久。

在我的印象里,海洋的组成是一望无际的海浪,一层接着一层,我知道海底有很丰富的地形,有很多生物,这些我都在电视上见过,但那时我总觉得他们离我很远——那是电视上的东西,动物世界里的东西,人与自然里的东西,是一般人接触不到的,所以我也默认他们都是很稀有的动物,从未把自己和他们的关系做如此具象化的考虑。虽然在他们面前,我并没有太多的融入感,还是一个很明确的观光客的身份,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的鱼类还是不太敢和人类互动,鱼类之间的互相捕食也并不像陆地上那样残酷——一般情况下,你是看不见捕食场景的,虽然生物密度很大,鱼群之间距离也很近,但大家都很和平地生活着,有着自己的一块领地。

我很想采访一些自身的潜水员,听听他们对潜水的感受,在不同阶段,潜水员会有怎样的想法。遗憾受限于本次旅途的时间未能实现。但我认为有一点是肯定的——资深潜水员会比新手更关注水下安全。

PADI课程的第一课,是纯理论课。主要讲的就是在水下怎么活下去,遇到各种特殊情况的时候怎么活下去,回到岸上怎么继续活下去。我的教练叫Aries,他和我学车的驾校教练很像,都是典型大哥的形象,人狠,但心很温柔。他们都把安全看得很重要,也都很罩着我,不遗余力地教东西给我的同时还带我体验各种新奇好玩的。这可能也是因为我表现比较好(不要脸一下),学车的时候悟性就很高,全部一遍过;学潜水的时候甚至打破了纪录,所有技巧一遍过,成为史上技巧考试最快通过地学生。唯一就是耗气有点快。静息的时候还好,一遇到什么状况,呼吸速率一下就上来了。所以我很佩服呼吸控制好的潜水员,特别是自由潜潜水员,遇到海狼风暴看到鲸鱼都能处变不惊。大脑里翻云覆雨,但心如止水。这也是我最近发现自己特别缺乏地一个能力,每次一跟人无理地吵架,那个冲劲一上来,脑子就下线,完全只能根据本能行事。也希望通过潜水的训练,我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,保持理性。

当时在教学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,在30m左右的位置,不知道谁放了一张巨大的渔网,很长,网眼很密。我教练前一天去的时候已经发现困住一些生物了,包括一条好几米长的海蛇,已经没有生命了。他报告给了海岸警卫队,但可能处理时效没这么快。第二天我们下去,另一组的阿卡教练发现了一只被困住的刺豚。看来我们的小刺豚也控制不好自己的呼吸,钻进网后本来是可以自己游出来的,但它一激动,膨胀了,这下就彻底出不来了。下边的阿卡教练费了老半天劲割断网子,把刺豚连着挂在身上的网子带到上面5m的沙地,找到Aries两个人一起割,总算是在我气没耗尽之前把它给解放了。这也成了我人生中时间最长的一次潜水,足足54分钟。

海下情况多变,有天灾,有人祸。我们人类借助先进科技,闯入别的世界,应该对他们抱以敬畏。从世俗的一面来说,PADI AOW证书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很”酷“的证,虽然身在北京远离大海,但我知道,就在大海深处,在海底的那些崖壁上,沙地里,此时此刻,就生活着一群小可爱。现在是晚上,他们会用红红的小眼睛在珊瑚的缝隙里偷看我。这就足够了。我和他们一样,一起活在这个广袤而美丽的星球上。